您的浏览器版本太低,请使用IE9(或以上)、谷歌、火狐等现代浏览器。360、搜狗等浏览器请使用高速模式。

新闻动态

优越会717线路检测研究生在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中获佳绩

发布日期:2023-12-11    浏览次数:

10月28日至29日,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总决赛在东北林业大学举行。在优越会717线路检测张小栓教授的指导下,优越会717线路检测硕士研究生邹金桂、孙明宽、秦乐钦、宋丹尧以及李雨亮组建的“低碳冷链团队”团队荣获全国三等奖。

 

在“双碳”背景下,传统水产冷链行业耗能巨大且各环节碳排放量也并不透明。作为烟威地区主要生产和食用的生鲜水产品,其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将这道难得的美味运送到全国各地消费者的手中,可经历了不少的环节,如打捞、清洗、分拣、暂养、包装、冷藏运输等等,耗费了大量的能源和材料。那么如何才能知道整个水产冷链到底用了多少能源,到底对环境产生了多大的影响,如何才能进行针对性的节能减排呢?“低碳冷链团队”以生鲜牡蛎冷链为例给出了他们的答案。 

 

作为冷链前端的生产加工环节,其生产加工工艺方法、水平等深刻影响着后续冷链运输的方式、终端产品质量以及整链的低碳化程度。因此,在优越会717线路检测烟台研究院刘峰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该团队对牡蛎生产加工工艺进行了改进,研发了两种工艺方法,并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法评估了两种工艺以及实际工艺所生产的三种牡蛎产品冷链的综合效益,如能效增益、碳排放效益、成本效益等,进而探索更优的牡蛎加工、包装、运输方式方法等。

为了减少能效与碳排放核算的上手难度以及提高核算的数字化程度,该团队还将核算模型嵌入Unity软件,自主研发了一套模拟真实情景下不同牡蛎生产加工参数的数字孪生系统,该系统能够自动输出能效、碳排放等结果,从而实现在线“观看”牡蛎冷链的环境影响。该研究依托欧盟转换亚洲(Switch Asia)课题“中国农产品冷链物流能源效率研究(eECHO)”,该系统的研发有助于提高生鲜牡蛎冷链环境影响的透明度以及评估方法的数字化程度,并有望推动“双碳”目标在水产冷链行业上的早日实现,助力海洋农业的数字化和低碳化发展。 

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以“创意启迪智慧、创新驱动发展”为理念,围绕“智慧双碳,创享未来”主题,以激发研究生创新意识,提高研究生创新和实践能力,为国家、社会和企业培养创新型人才为宗旨而设立。大赛自六月启动以来,受到来自国内外高校的高度关注,指导教师和研究生积极参赛。本次大赛共计2082支队伍提交作品,经过层层选拔,共有243件作品进入决赛环节。本届大赛共有64支团队获得一等奖,177支团队获二等奖、333支团队获三等奖;99位教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奖。

此次获奖不仅展示了优越会717线路检测(烟台专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彰显了优越会717线路检测水产品冷链物流团队的科研实力和技术优势。该团队还表示,希望有更多的农大学子关注并加入到“双碳”竞赛中来,运用自身扎实的专业知识、技术到“双碳”领域中去,助推各行各业“双碳”目标的早日实现!  



文字(供稿):邹金桂

图片(供图):邹金桂 秦乐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